2020-10-29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观后

 


个人成长史总是会混杂某种昂扬的情绪,《三个火枪手》、《约翰·克里斯多夫》、《玻璃球游戏》都是如此,虽然在深度上各不相同。人们喜欢看个人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和世界较劲,但是并不妨碍每个人去观赏别人如何和世界较劲,尤其是赢家的故事。我猜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部落里的人总是能从部落勇士的人生故事里汲取勇气和力量,说是分到了对方灵魂的一部分。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个纯粹的虚构故事,讲述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美国女子哈蒙,如何从孤女一步步成长为国际象棋大师。老实说,如果没有看过剧集,而是直接看书,我估计看到这样的内容简介早就已经放弃。因为它实在是太像一部三流通俗小说的核心故事,换在中国的语境下,那就是一部红袖或者晋江文学城的女性题材爽文。闭着眼睛都能想象,故事就是一路被人欺负、轻视、排挤、打压,然后女主人公一路逆袭,伴随着一路清脆的耳光声,打得各路狗眼大侠面若猪头。

但是Netflix的这部《后翼弃兵》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编剧和导演凭借着细腻、克制、内敛的叙述风格,把重点放在一个天才女孩的内心成长,用7个小时时间完美地勾勒出一条人物成长的弧光。应该这么说,剧集赋予了这种传统故事以不同的深度和质感,使得它拥有了别样的魅力。

深度和质感,中文里经典的两个空话概念。什么是深度?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欲望时,总是会遭受来自世界的阻力。描写这种阻力和抗争,就像是纪实文学,踩着戏剧性的鼓点前进,人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的欲望,带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和世界搅成一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这些变化而带来了不同人和不同事,于是带来不一样的选择,这些选择把他跌跌撞撞带入了明天---这样的故事就要有意思一些。因为人物不再是作者手下的纸片人,只是为了跌倒或者受苦才来到世间。他变成了一个活物,在纸面上,在剧情中,好似自主一般在找寻出路。于是我们可以去分析这个纸片人的性格,分析他的命运,分析他由此和世界的关系变化,因为我们思考得更多,因此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让人觉得有深度。

质感说的不单纯是真实度,并不是指服化道的精细程度,或者灯光摄影的技巧。正如许多优秀的小说那样,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带给读者明确的感受,让读者知道故事在此后都会在这种感受中进行。《后翼弃兵》当然不是真实故事,同时也并非幻想故事。它在写实的过程中,带着一丝轻飘飘的东西,使得它能够和大批同类作品区分开来。

具体来说,我认为《后翼弃兵》非常成功地表达出了那种难于言传的感受---就是1960年代身为一名美国女性,如果你不去结婚生子,而是追求国际象棋这样传统上视为男性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你会感受到什么?当然,我们凭借经验和知识可以推知,一定会受到某种阻力,某种排斥,但那究竟是什么?如何表现?质感就是这种表现的保证,它是什么可能无法名言,但是人人都知道它对不对。我可以用非常勉强的方式做一类比:假设有人在拍摄一部讲述中国1990年代的剧集,他找来了当时的衣服、车子、房子、笔记本、公文包等等等等,让演员用上当年的发型装扮去演,但这和观众是否认同“那就是当年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当年的感觉”,就是源自剧集的质感。它不是像与不像,而是合适与否。就像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前者在片子中营造的狂欢气氛符合当年么?人物和道具都像当年么?不重要,质感合适表达马小军的回忆就够了。后者在片子中到处都是空无一人的街道,黑色轿车徐徐经过,上海滩几时曾经如此?重要么?不重要。

我个人最喜欢《后翼弃兵》的一点,是剧集塑造了一位令人难以忘怀,极度纯粹的女性形象。当然,相信很多人会把这部剧当做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但是在我看来,它超越了这样狭小的命题。女主角拒绝讨论女性身份和国际象棋冠军之间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她自身,而非她女性的性别身份;同样的,女主角拒绝基督教会组织的赞助条件,把自己的棋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征服无神论者的活见证;一直到最后,女主角拒绝美国国务院的要求,把自己和政治诉求联系在一起,作为某种平衡关系的工具。她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是个极纯粹的人,如果说角色也有生命力,那么这个角色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不断拽下人们试图缠绕她身体的吸血藤蔓。这样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倾倒,也很难让人不去尊重。因为她是她自己,不是因为她是女性,或者别的什么身份。

《后翼弃兵》,可能是2020年年末最佳迷你剧集。如果《爱·死·机器人2》没有上映,可能也是Netflix的年度最佳剧集。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建议这个周末你找来看一下。顺便,在人人影视一类的地方,它被翻译为《女王的棋局》。


2020-10-12

皮克斯的秘密

 


如果你是通过邮件订阅这个博客,那么你知道《槽边往事》已经超过10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你和我一样,已经老去了十年。想明白这一点,我决定把关读完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之后的感想发在这里。大家既然都已经三四十岁,经历过一些事情,那么应当有讨论的共识,发在这里也更为合适。

这本书我在十一长假期间读完,觉得它其实是两本书。一本书讲述书呆子从校园里出来,带着一身技术和技术人脉,如何管理一家公司;而另外一本书则是谈如何保持创意,尤其是如何在文娱领域内用集体创作的方法,可靠、稳定、持续地输出成果。其实,其中的任意一个话题都很大,也都值得专门出一本专书。但卡特姆愿意那么写,谁又有办法阻拦呢?

在管理学的部分,谈到了许多管理公司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不过却依然让人依然觉得亲切可信,主要原因我以为是皮克斯做得很成功,而作者又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所以,看到他在书里抱怨管理学的书没什么用的时候,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一种同时天涯踩坑人的亲近。这种书最大的价值,我倒不觉得是从中学习到什么经验。而是让人看到强大如皮克斯也有掉坑里的时候,会让此时此刻还在坑里的人觉得宽慰,也就是有一种精神抚慰作用。

至于说皮克斯管理层设定命题:为什么伟大的公司不声不响地倒下,谁能打破这种魔咒?更像是《基业长青》的续篇。问题是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非理性的执着,Yahoo不倒的话,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又会怎样?它会买下多少互联网产品,然后把它们统统做死?这对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用户是件好事情么?当然想要给公司续命,让伟大无限延续下去,也不是什么错误的想法。更何况,从任何一个出发点前景,也许都能挖掘出有效的方法。

比如再这本书里反反复复强调的主动出击,公司管理层要不断去找潜在的问题,在问题还没有酿成大错之前加以弥补修正。这可能是个有效的方法,不过也可能只有皮克斯能用。这群人能够找到时间、精力和资源上的动态平衡,业务也做了,钱也赚了,团队也培养了,还不耽误主动查找问题,去做伤筋动骨的修正。换了另外一家公司,这么操作可能是致命的。

我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保持创意那一部分。因为我非常想知道这些年来皮克斯是怎么做的?看上去完全不可思议,一家公司竟然可以如此稳定高效优质地出品那么多独特、有趣、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为什么它们没有陷于灵感枯竭?为什么它们不会遭遇创作滑坡?而且,这还不是单枪匹马可以完成的工作,是数百人的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有时候,还是多个项目并行开发,意味着创意之火同时在不同团队里燃烧。

看完这本书,我倾向于相信皮克斯的确有一整套方法,让创意持续迸发。包括不局限于:平等友善正面竞争的企业内部文化,较少的层级管理和较大的职工自由度,以及对故事本身和影片品质的坚持等等。但依然缺乏足够的实例,证明这套方法是一个通用模板,其中的各个元素是创意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整本书里,唯一按照这套方法在皮克斯体外运行成功的例子是迪士尼动画。不过依然是皮克斯的人前去管理,在那里复制了皮克斯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我看来,真正的秘密是何以有这样一批人,整整齐齐聚集在皮克斯。然后,何以每一次都对社会大众的心态把握如此准确。这大概是不可能教授的,大概也不可能拆解分析。当然有人会反驳说,这正是皮克斯一点一滴,多年来打造形成的结果。几个核心成员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找对了位置,找对了工作方法,找对了合作模式和贡献方式。但是,这种说法不正是所有成功学做过的那样么?在一个成功的结果基础上,为先前所有的东西找到合理性,并且安放在某种运行模式的关键位置上,宣称这套模式是独特而有效的。之所以别家做不到,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这套模式。为什么没有找到?是因为它们不成功。循环论证,用成功在论证成功本身的合理性。

但我还是推荐读一下这本书。原因也很简单:整本书里有一种充满乐观和激情的企业家精神,能看到皮克斯的人对于自己事业的专注和投入,以及他们对创意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就是说,无论读者目前身处怎样的局面,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有滋有味干得挺有劲,会因此而受到感染,激发出内心的热情。在这漫长的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需要一点热情,需要一点干劲,好把内心和生活照亮。最低限度,知道皮克斯是如何做成那些脍炙人口的动画影片也是好的,起码你可以在餐桌上告诉你的孩子们。

最后,书中谈到乔布斯的部分也极为动人。乔布斯是个极为复杂而矛盾的家伙,这本书站在友人的角度,提供了读者理解乔布斯的新角度。

预祝阅读愉快,心情良好,血压稳定,睡眠充足,头发牢固!



一种Prompt写法

  今天这张图值得一说,因为它的生成方式有些特别。它和我其他的插图在制作工具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使用Midjourney 5.1 版本。但是,它的Prompt却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这里我先把它抄录下来: A highly detailed impressionist pai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