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一种Prompt写法

 


今天这张图值得一说,因为它的生成方式有些特别。它和我其他的插图在制作工具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使用Midjourney 5.1 版本。但是,它的Prompt却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这里我先把它抄录下来:

A highly detailed impressionist painting, using a standard deviation equation to create captivating art, σ = sqrt[(Σ(x - μ)^2) / N] where: sqrt represents the square root, Σ signifies the sum of the values, x is each value from the population, μ is the mean (average) of the population, N is the total number of values in the population, you can generate a variety of intriguing and visually appealing designs, combine this with other artistic elements and styles --q 2 --s 250 --v 5.1

如果你仔细看一下的话,会发现这个Prompt其实是要求AI 按照标准差公式,生成一张印象派风格的绘画。也就是引用了以下公式:


所以,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画面中有许多数字排列。我个人感觉是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距离平均数的偏移程度。

同样是利用这个Prompt,Midjourney 5.1 还产生出了相当具有印象派风格的作品:


我现在就有了新的困惑。这样差异性极大的结果,它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

A、Midjourney 在处理Prompt的时候有问题,每次处理图片,都在Prompt的不同组成部分中选择某一些来加以着重表现。偏向数学公式,那么结果就是抽象画;偏向印象派风格,那么结果就是印象派画作。

B、考虑到风格上的类似,那么是否可以反向推论:当初的印象派画师在创作的时候,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色块符合了某些数学定律?也就是进一步说,艺术也是数学的一种体现方式?因此,才有所谓画面的和谐?

我不知道,这很有趣,下次可以考虑用斐波那契数列公式来画波洛克的作品,或者葛饰北斋的作品,理由是他们都会画大量的螺旋线,而螺旋线和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3-05-15

Cinematic Portrait





Midjourney V 5.1

Prompt: Cinematic Portrait, 18yo Chinese supermodel playing in the light, [light + space of James Turrell + Bauhaus architectural forms], TurqouiseCore, Detailed Face, Sharp Details --ar 21:9 --s 1000 --style raw --V 5.1

2023-02-20

Memories of Arles

We left Avignon that summer and took a bus to Arles, saying we were going on a Van Gogh pilgrimage. Van Gogh had spent a long time here, accompanied by Gauguin, and left behind many works.

The summer in the south of France is very beautiful, unlimited supply of daylight, the sky and white clouds are so bright that one will never get bored of seeing them, always reminding me of Kunming in my childhood, when the grass was more luxuriant than then, and when there were fewer people than then.

We first went to the Colosseum, a huge ring-shaped building. After climbing up to the stands, there was nothing around but silent black stones, the texture very rough, and the sun made them hot, and a lot of bird droppings fell on the back of the chairs. We just squinted down into the daylight, there was nothing, no gladiators, no chariots, no lions or tigers, everything was just legend and history. Reality is a ruin of abandoned buildings, some stands have scaffolding, probably in repair.

Stretching my neck from the bleachers, I probed to see the pitch-black gladiatorial exit below. The living used to walk out of here in formation and then turn into corpses and drag them back with horses, leaving a winding line of blood on the ground. However, I could only see the passage and the iron fence above it, and the reality was far less exciting than the drama. In raising my head, I saw a small white shell inlaid on the black stone in front of me. To say inlaid is not right, it should have been inside the stone a long time ago. That's when 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t might not be a stone in front of me, but some kind of ancient cement mortar. The presence of the shell made the whole empty silent colosseum start to breathe, just like a fingerprint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a naked rock after man landed on Mars.

We later went back to the Place du Form, where it was hard not to notice the Van Gogh coffee, its colors were just so bright and eye-catching. Sitting there waiting for our appointment time at the Van Gogh Gallery, we each ordered a hot cup of coffee. By this time the sun had risen very high and it still felt hot sitting under the awning. I don't remember the taste of the coffee at all, I just remember that I wanted to order a large glass of iced water instead of hot coffee.

As I sat there taking in the Southern French sun baking, I smelled food on the wind. Turn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it was the restaurant next door making paella at the door. It was a huge pan sitting on the stove. The rice was laid flat in the pan, seasoned to a golden brown, and surrounded by many different vegetables, shells, and shrimp. Along the side of the pan, a row of fried duck legs was neatly placed. The stove was burning below, the rice was steaming, and the duck legs appeared in the steam, golden and crispy. I asked my friend on purpose, pointing to the pot: What is that?

That's not cooked yet, we still have to go to the exhibition later, my friend replied. A few steps along the Place du Form and turn into the alley, is the Van Gogh Museum. There should be a lot of real Van Gogh paintings there, and I should have looked at every one of them carefully. But I had no memory of anything in the museum, it was as if I had never been there. Because I was distracted throughout my visit, I kept 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 how closely do we need to look at these paintings to get the paella just right after we leave the house? And: if we look too closely, will the paella be sold out after we leave the house? So I didn't look at any of the paintings, didn't say a word of dialogue seriously, and only had the golden pot of paella in my head.

After the tour, we passed by the paella once again. I stopped and said to my friends: Look, these duck legs are beautiful. My friends hesitated for a fraction of a second, and in the dozen years we spent together, there was a 98%+ probability that they would say: Why don't we try it? On that Southern French summer day, it was exactly the remaining 2%. No, my friend said, the meal was not yet cooked and we had to drive to find the bridge of Van Gogh's, which the driver said was not easy to find.

Van Gogh's bridge, known in full as the Langlois Bridge in the city of Arles, from which Van Gogh composed Bridge at Arles (Pont de Langlois). I had no idea where the bridge was or why we were going to see it.  The driver drove us back and forth from field to field with a Google map for 45 mins. Then that Frenchman turned his face back, shrugged his shoulders, spread his hands and said, "Gentlemen, I'm sorry, I can't find the bridge. I asked him what he meant, what did he mean I couldn't find it. He said he just couldn't find it, he didn't know where the bridge had gone, it should be around here, but he couldn't find it. He also said that it was getting late and we had to get back to Avignon, so we had to leave now.

For a moment I felt my chest explode, my heart was roaring:  bridge? The fucking bridge! My paella! The second I thought about it I fell into a deep self-loathing, ’what was that?'  You really have the guts to ask such a question. What's the point of keeping your face in that situation? What's the point of a veiled hint? Look at my mouth, I-want-to-eat-paella, just five words, how hard can it be? Sitting in the car, my heart kept go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anger and chagrin, hoping that a bridge would suddenly appear at the next intersection. Then a bridge did appear, but on the edge of Avignon's old town.

That's all I remember of Arles, a white shell, and a pot of paella that never made it to the table, leaving little room for Van Gogh. Years later, my friends and I passed the paella in a restaurant and I pointed to it and said in a choked voice: Van Gogh. They nodded heavily and replied to me: Yes, it would have been nice to stay and eat.

2020-12-24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是一本哲学书,但是却用了诙谐有趣的写法,一般大众也勉强可以读,但我还是认为它更适合受过完备教育的读者。虽然今天的完备教育也不怎么样,不过读起来至少不会太过吃力。

一看到诙谐有趣的写法,可能就有人会想到《苏菲的世界》这种哲学普及读物。不一样的,类似《苏菲的世界》这种书讲述的其实是哲学简史,把各个时代,不同流派的哲学观点编进故事里,试图让读者有一个对哲学史纵览的全局的概括印象。

而《蚱蜢》这本书是一本专书,专书的意思是不扯其他的问题,单就一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这本书里,它讨论的是游戏。关于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构成条件,以及最后推论出来的那个令人惊诧的结果:如果未来是一个乌托邦社会,人类得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那么势必也会从道德、宗教和艺术中解脱出来,全然自由的人类将以玩游戏作为唯一的存在方式,我们在今天要为游戏的到来做好准备。

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是讲如何设计游戏,如何埋付费点,如何调整难度曲线达成最大付费率,那么多半会很失望。因为它所说的game,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官兵抓强盗一直到国际象棋,都属于它要讨论的范畴。其中,并没有游戏人想要的所谓“干货”。不过我认为,如果读通了这本书,可能赚钱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个人如此推崇这本书,并不是作者用一本柏拉图式对话体的魔幻小说反击了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这些内容在序言和后记中有很充分的说明,不劳我费力了。我推崇它,是因为整本书非常完整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定义出发,一步一步论证清楚一个问题。每一步都有反问和诘难,但也一点一点廓清问题的边界,确定问题的核心。在中国,即便受过完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少有这样的训练,有这样森严的法度。因此,它具有极高的价值,这就是我所谓站在电玩店看别人一个币打通关的意思。

当然,如果你是哲学专业,或者哲学爱好者,那么这本书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乐趣。但我又以为,这本书并不局限于哲学,它给我的许多东西启示无关哲学,反而是对现实生活和现实世界增加了许多新的理解和思考,甚至是对于戏剧的理解,也大有帮助。

很好的书,如果我早十年读到,可能现在会英俊得多,难说还有头发也不一定。


注:此书只有台版,繁体字,售价颇贵。


Update: 

2022年6月,本书同名简体字版本已经由重庆出版社发行。7月,微信读书上架。

2020-11-30

知乎者也


看到
有人发高论,说知乎的匿名发言制度最终为祸一方,这是网络理想主义爆破的又一实例。我是真的有点服了,中国的网络都是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假匿名,知乎取消了匿名发言,别人注册个邮箱,起个ID,又有什么区别?


就这也能得出网民素质低下,劣化社区的结论?当初知乎在运营上如果不是瞄准流量,各种推荐,各种专栏不是鼓励互掐,编故事,会有后来的匿名爆料横行?会有“讲出你刚编的故事”的笑话?会有“人在北美,刚下航母”的网络贯口?现在脸一抹,就是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崩坏,理想主义者的小防线抵不住傻逼军团的汹涌进击?什么玩意儿?

当然,你要往下继续想,棍子也不能全抡在知乎头上。Quora类产品本身也是创新,在Yahoo问答,Ask.com之后,极具web2.0精神的新产品。创新最大的挑战就是活下去,知乎当时面临百度搜索和问答产品,以及贴吧这种产品的压力,同时又面临微博搜索崛起,匿名垂直问答社区的兴起,想活下去并不容易。

计算路径就可以知道:互联网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常识和专业通识,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解决,没有问答什么事情。另一种是独到知识,或者说默会知识,和个人经验个人体悟有极强关联,这一部分引擎解决不了。一个米其林厨子的心得,和一个家庭主妇的心得,在搜索引擎上是平等的,但两个心得并不等价。这种知识就给了Quora类网站机会,这也正是为什么Quora一开始找的都是互联网创业公司CEO,著名VC来回答问题的原因。

所以,路径一开始就是锁死的。世界上最低的陆地是哪里,这种问题不是知乎应该来弄的。而创业公司如何设计股权结构才能让CTO满意,这种问题知乎里的李开复可以给出答案,别处很难。很自然,这样演进下去,整个社区就会追求亲历,亲临,目击,追求所谓当事人第一视角和一手资料。问题在于,简中互联网上并没有那么多李开复,但是几十万编故事的人是有的。

人人都会说“劣币驱逐良币”,这几乎成了万世不易的真理。经常可以换一个皮,把这句话拎出来重新说一遍。但是,在给定了资源,给定了环境的前提条件下,一旦路径锁死,最终的结局都是大同小异。关于理想主义的种种,都是在满足一种叙事上的胜利,满足类似殉道那样的快感,和事实可能并没有多大关系。

永恒的问题依然放在那里:为什么市场上可以获得高额收入的咨询顾问,非要来公共空间里免费发表自己的答案?以及,为什么是这个人?这个人是谁?


Photo by Mark König on Unsplash

2020-11-18

减重研究(九)


这一期我准备对《减重研究》系列做一个回顾与总结。未来还可能有第十期,其中打算详细地介绍我个人这一轮减重所用到的设备、膳食计划和锻炼方式。不过那都是非常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只适合作为全系列的附录出现。所以,今天的《减重研究(九)》就是这个系列正文的终结。


在文章一开始,我要感谢所有坚持读到这里的读者。要知道此时第一章的阅读量是5万6,第八章的阅读量是2万3,自从公众号有阅读数据统计以来,我还没见过如此惨不忍睹的阅读量。你们可能并不知道,因为连续八天的连载,造成700多读者取消订阅。所以,诸位能够用阅读来支持这次专题连续创作,我内心对此充满感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回顾: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其实应该从10月9日的《断食研究》开始。那时候我已经对各种减重方法产生了许多疑惑,并且开始着手寻求解答。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出的问题要远比解决方案多。你也可以通过那篇文章,窥见我的性格特点,对于结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要提出问题,然后才是动手解决。

在我看来,《减重研究(一)》是整个系列中最重要的一篇。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它里面没有提出任何一个可执行方案,没有给出任何一个解答,是不折不扣的废话。但我坚持认为非此不可,如果一开始我们不讨论心,不讨论内在的变化,那么就绝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改变。几周前在北京的街边,有一幕景象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位卖菜的中年妇女,在大声朝自己的丈夫嚷嚷:“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那我们就不怕!”。她的坚定和强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她没有什么社会资源,也没有多少力量,但是她内心的信念,对正确之事的坚定信念,却明显成为了她的倚仗。

具体的运动计划、健身器材、瓜果蔬菜、营养补剂、医学理论,都是外在力量,也都无法长久让人倚仗,可以籍此始终克服自己的惰性和逃避。而来自内心的力量却要强大得多,不单因为它是对的,更因为它有真正改变的意愿。我听一些读者说他们在反复阅读这个系列,这让我感觉受宠若惊。其实这个系列的大部分内容无非是老调重弹,类似的观点和表述并不少。如果想要反复阅读的话,我建议读第一章就够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是缺乏理解,缺乏方法,而是缺乏对自己的信心。

减重研究(二)》中,我以间歇性断食作为例子,展示如何分析和理解这种减重方式。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我并没有说间歇性禁食最好,也并没有说人人都应该间歇性断食。我之所以用它作为样例,是因为它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我对它的理论也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让我再次强调一遍:重点是如何分析和理解某种减重方式,并不是推荐它,叫你拿过去直接执行。如果我是那样的想法,就没有必要写那么长的一个系列。

减重研究(三)》讲述了我放弃了热量为减重的数据核心,转而聚焦到胰岛素的原因。其实,就是倾向性地认定高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对体重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对代谢综合症的影响。此后各章的论述,也始终没有脱离降低高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摄取的这个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我不认同热量是可以等同替换的,同样的热量,吃不同的食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并不一致。我认为,热量不是一个可靠、便利的指标。

减重研究(四)》其实是个意外,它打断了我原本的叙述节奏。原因是来了一个打横炮的人,我不得不中断原先的计划,专门谈我对减重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你总能选择出一个利于自己执行,又不那么痛苦,而且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行为的减重方式。从这一期开始,我对任何贸然闯入,大声嚷嚷“只要......就....”的一招平天下犯就变得非常不客气。因为大家的出发点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我并不想听另外一套思维模式下给出的所谓“简单方法”。

减重研究(五)》讨论了身体的工作模式和能量来源,分析了从葡萄糖运行模式切换为脂肪运行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读者据此认为我是在推荐生酮饮食,其实这也不对。有许多种方法可以让身体进入轻微酮症状态,并非只有生酮饮食才能做到。为了安全起见,我也不认为尿液中的酮随时达到四个加号,长久这么保持下去是好的。

减重研究(六)》是《减重研究(三)》的延续,我继续以胰岛素为核心,讨论了胰岛素抵抗问题。这样本系列就超出了肥胖人群,对更大的人群具有参考价值。我不否认,这里有我的偏好。通过我的自学,我偏好胰岛素抵抗学说。认为它是代谢综合症的起始,也从这里一直贯穿到后续的肥胖和高血糖。如果想要减重,降低身体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需要全程都需要做的事情。

减重研究(七)》主要讨论胆固醇问题,它是整个系列里最为复杂,时间地域跨度最大的一篇文章。我希望通过历史回顾和实验报告,让读者认识到胆固醇的复杂性。于是,从饱和脂肪酸讨论到胆固醇,从胆固醇讨论到脂蛋白,从脂蛋白讨论到脂蛋白结构,从脂蛋白结构讨论到载脂蛋白。算是可读性最差的一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自己说明白了一件事情:不要孤立地看待LDL升高这件事情,你需要和HDL以及其他慢性病、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文章最后我忘了说一句话:相信你的主治医生,如果他要给你开降脂药,那么你就应该听话先吃

减重研究(八)》脱离了减重这件事情本身,转而去谈如何看医学论文。就胆固醇这件事,通过分析不同的论文,谈如何在彼此对立的结论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可执行方案。在留言区中,我谈到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若我们多年所学,训练得来的思考方式,竟然不能应用于现实生活,去解决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其实并无所学。我始终认为,减重是个人的事,也需要个人对此负责。我写这个系列的目的并非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勾出唯一选项。而是鼓励人们去思考,采取各自不同的行动,最后在减重成功,恢复健康的那一侧重逢。这里又回到第一章《减重研究(一)》,强调心的作用。如果我们发心正确,以追求真实为首要目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追求自己想听到的答案而遭欺骗和愚弄,我们就多少可以找到一点可以执行的方法出来。

通过这一轮的减重“研究”---有人见不得我写“研究”两个字,大概有“你也配姓科”的意思,那我打个引号好了---我最深的感触是,人类所知的那点东西,只是漆黑一片中的一小团光亮。在这团光亮周围,全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因此,所有的努力看起来都有几分悲壮的意味。医生和医学家所知的那一小团,在健康领域要比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大一点,但是和周围大量的无知黑暗相比,依然算不得什么。因此,我以为我们有必要祛除两种倾向:

一种是认为需要开全知视角,考虑到所有复杂的变数,否则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看法是知识分子特有的知见障,须知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人们都是在部分了解,分析特例的情况下,就开始做尝试。然后,因为这些尝试获得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进而修正执行。否则的话,人类不会有大航海时代,军团永远也出不了军营,企业主永远也指定不了经营计划,也没有人能结婚生孩子。

另一种的大众的愚妄,把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想成是线性的,就像是当做一台巨大的机器。只要按下A按钮,就必然可以得到B结果。你就算是一台自动贩售机,薯片还可能卡着掉不下来,更何况是由无数种酶、激素控制着的精密人体?相比之下,类似我这样长篇累牍的分析的确很麻烦费事,远远不如“别问,你跑就行了”、“别问,你每天喝醋就行了”、“别问,你别吃肉就行了”、“别问,你每天吃10颗醋泡黑豆就行了”来的那么简单直接。

不,我要问。我问,所以我才是我。你不问也可以成为你,但那和我无关。

最后,我还有一段话专门写给曾经或者正在减重的读者:就像你的身体在抵抗你剥夺它的脂肪一样,这个世界也在抵抗着你。如果你看过这个系列每一篇文章下面的留言,你就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减重过程中遭受的讽刺、打击、否定、不理解、不宽容。以我这样凶名在外的人,尚且不能免除那些恶意的留言,何况是温和的你?有人说我写了一个系列的科普,不对,我不认为我是在科普。因为那都是一些常识,为各种保健医生、营养学家讲了又讲,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我认为《减重研究》系列最大的价值,是给曾经或者正在减重的你以信心。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孤单单跑步、快走、俯卧撑、嚼生菜叶子,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担心未来某天是否又会反弹,计算着体重下降还有多久就会撞墙,每天太频繁称重以至于体重计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这里还有我,我也正在路上,请你相信自己。

加油!

---THE END---


题图摄影:Markus Winkler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写完了,写完了,终于写完了!好累啊,好累啊,好TM累啊!


减重研究(八)

 

如果你像我一样研究减重的相关问题,那么迟早也会像我在昨天的《减重研究(七)》里一样,遇见论文相互打架的现象。我们想要寻求答案,那么还有谁比医学科学家更权威的人员,还有什么比专业医学期刊上的论文更为严肃的内容?然而,你一旦那么去做,就会和我一样痛苦。因为这些医学科学家的观点并不统一,医学期刊上的内容也不保证“正确”,因为编辑部允许刊登一些发现,但可能结论并不能支持发现;也允许刊登一些分析结果,但可能研究方法和样本本身存在难以觉察的缺陷。简单说起来,别人在那里百家争鸣,相互启发,而我们去的目的只是想要拿到正确答案。那么,别人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请回到第一章《减重研究(一)》,在那里我谈了关于心的话题。现在,同样需要运用心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发心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内心是冷静的,如果我们认同寻求真知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最大的一个陷阱:找寻那些我们喜欢听的话,找寻那些支持我们内心欲望指向的论文。就像昨天的胆固醇问题,可以找到许多论文支持胆固醇,也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反对胆固醇。如果你认为满足自己对煎鸡蛋和红烧肉的热爱更重要,那么,你轻而易举地可以找到一堆论文来支持你的想法。而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素食主义者,同样的,你也能找到一堆论文来支持全素饮食。

但如果你认为寻求真知是最重要的,那么,有些时候你即便感觉非常痛苦,你也会艰难地选择自己理性判定为正确的一方。

比如说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很喜欢《减重研究(七)》里提到的美国小镇弗雷明汉(Framingham),尤其喜欢那个LDL在不同HDL下的结构变化分析。为什么喜欢?因为在这里进行的连续检测历经三代人72年,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段,而且是一座城市的人。而许多论文无论观点多么新鲜,却往往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观察一小群人得出的结论。那么,对于减重这种可能要维持数十年的行为,哪一种论文的参考意义更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我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揭示了数值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结论,是或者否,这也给与人很大的信心,因为知道相对关系意味着触及到了更为深层次的规律。

即便如此,就这个研究项目而言也依然可以发问挑战:弗雷明汉是一个白种人聚集的小镇,它的分析结果对其他人种是否也适用?弗雷明汉是一个中产阶级聚集的小镇,居民的生活压力水平、生活习惯对结果有无影响,能否外推到其他国家的其它社会阶层人群?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继续问下去。

而支持胆固醇一方的重磅文章,发表于2017年8月的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论文对五大洲18个国家的13.5万人进行了大规模饮食和健康数据搜集,得出结论说膳食脂肪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比最低的人群死亡率低23%,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比最低的人群死亡率高28%。于是,多吃肉是对的,多吃米面反而不好,论文支持了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等饮食方式。

但它随即也遭到了挑战,反对者认为研究报告把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细粮全部不加区分都划归在碳水化合物这一项里,完全忽视了不同类别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不同影响。而且,18国里那些大量以碳水化合物为生的人,很可能深陷极度贫困,因为高碳水化合物、少油、多盐,这是穷人的食物。那么,由于穷人营养不良可能性高,获得医药卫生救济的可能性小,他们更加短寿不能证明是碳水化合物的问题。同样,各国吃得起大鱼大肉的人,可能处于更高的社会阶层,拥有更好的医疗健保条件,他们活得更长一点可能也并非来自食物的加成。这么分析起来,反对意见似乎也有其道理。

现在,你明白我的痛苦了吗?标准答案在哪里?正确答案在哪里?十六年学校教育让我们做标准化试卷,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现在,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是一个减重问题,标准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好让大家去背?

因为寻求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方式。

面对观点对立的论文,形形色色的主编推荐论文、同行评议论文、高引用指数论文,以及各种学派泰山北斗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学派观点的此消彼长、死灰复燃,我认为自己不能把论文当做是武打片来看。需要看的是他们的观点,观点对应的研究手段,他们研究的着眼点。这里面会存在共性的部分,那就证明这些共同的部分重要性很高。比如说血糖,比如说血脂,比如说血压,如果大家都选取这些作为研究的重要参数,那说明它们对于我而言也很重要。

基于不同的观点,医学科学家们得出不同的结论,给出不同的建议。那么,如果我是去追寻不同点,可能会找到一张巨大的列表,从中除了争论我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如果我是去寻找相同点,求交集,用红圈把各方势力都肯定的元素圈出来,那么我有很大概率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下面,我想分享一点我的求交集结果:

1、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反对运动的。都坚定地宣称,运动对减重、健康、代谢综合症候群逆转有正面贡献。争议在什么运动方式,有氧、重训还是高强度间歇式运动?所以,运动毋庸置疑是重要元素;

2、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除非是诈骗犯,就没有反对每天大量吃新鲜蔬菜叶的。它们都鼓励增加膳食纤维,增强胃肠蠕动,从蔬菜中摄取身体必须的钾元素。争议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究竟谁高谁低,应不应该把其中一项减到极限状态?所以,新鲜蔬菜也是重要元素;

3、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反对充足睡眠的。都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肌体修复自身,有利于分泌生长激素,有利于缓解压力。关于睡眠的争议仅仅存在于睡几个小时算充足睡眠,怎么睡算是优质睡眠。所以,睡眠也是重要元素;

4、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不会提到肝脏的。所有的讨论都会谈到肝脏在体内能量循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基本就是人体内的化工厂。各方自然也都反对喝酒,反对熬夜,反对脂肪肝,反对增加肝脏负担,希望提升肝脏功能,为身体其他器官运行减负。所以,保护肝脏也是重要元素;

5、无论是哪一派,哪一种观点,就没有不反对糖的。在碳水化合物与营养平衡问题上,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视碳水化合物为毒物,有人视之为身体必须。但是在糖的问题上意见都很统一,不要喝含糖饮料,不要喝浓缩高果糖饮料,不要吃太多糖,糖的供应量已经太高,身体完全负荷不了。所以,戒糖也是重要元素。

此外,大家也都反对高血糖高血压,都反对高压力,反对高盐。

现在,我把以上所有的要点都放在一起,看一看它们能否组成一个自洽的循环体系:首先,你得运动。运动之后就会感觉到疲劳和饥饿,血糖和血压下降,于是你要进食。进食的食物配比各自不同,但是无论你听哪一家的,都得吃大量新鲜蔬菜。大量蔬菜带来钾、维生素和纤维素,同时又不好红烧酱爆,意味着你的盐分摄取会下降,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因为运动带来疲劳,你的睡眠起码在短期内会转好,不再熬夜,保护了肝脏。随着肝脏的好转,胰脏的压力得到减轻,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变得更好,减肥效率得以提升。最后你戒了糖,身体不再随时血糖冲高,也减少了相当多的能量摄入,使得你的运动燃烧脂肪更有效率。随着脂肪燃烧,减少盐的摄入,身体会排除部分水分,让你看到明显的减重。于是你受到激励,继续运动,变得对整套方法更具信心,于是循环得以继续。

这样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整个体系是可以运转起来的。无非是留了一些填空题给你,让你去尝试,去感受,去判断自己的身体对什么填空选项更为合适。这包括何种锻炼方式,何种膳食结构,何种进食方式,以及,你具体要盯住自己身体的哪些指标?是皮下脂肪、体重、脂肪比、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还是体态体型?等到确定循环可以有效继续,再回过头去研究论文,看有哪些方法提升效能,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有哪些缺陷需要弥补。这时候,看各方吵得越厉害,对于自己来说也就越有利。

像我这样的普通市民,并没有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方面的学养。想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论文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孰是孰非,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我还是能做到三点:一、不要进行自我欺骗,找一堆支持自己喜好的论文,用阴谋论贬斥另外一方,把科学变成宗教;二、找到一点核心元素,勉力架构一个可以执行的体系,在执行中再去做调整,努力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最后,在真实生活中不要去追求戏剧化。对媒体发表的只要......就.....一类文章保持警惕,对媒体发表的所有“颠覆”、“打破”、“重新定义”一类的“健康新发现”保持高度警惕。多少年出一个哥白尼,多少年出一个乔布斯?为什么我那么好运,在医学领域里隔三差五就出现一个掌握新知要挑翻旧世界的英雄?就要来颠覆一下我的认知?

去掉戏剧化,哪怕戏剧化很动人,自己也渴望戏剧化的结果。否则,读再多论文,只是徒然增加了自己的困扰。

土鳖抗体牛


题图摄影:Annie Spratt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没想到,一路写到第八了。希望在十章前结束掉这个系列,毕竟我不是一个营养学博主。好运街、团结湖、和平里、白马雪山、金孔雀乘务组、退休干部书法协会、镜面鸡蛋羹隐修会、截喷道的朋友们都还在等着我呢。

一种Prompt写法

  今天这张图值得一说,因为它的生成方式有些特别。它和我其他的插图在制作工具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使用Midjourney 5.1 版本。但是,它的Prompt却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这里我先把它抄录下来: A highly detailed impressionist pai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