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史总是会混杂某种昂扬的情绪,《三个火枪手》、《约翰·克里斯多夫》、《玻璃球游戏》都是如此,虽然在深度上各不相同。人们喜欢看个人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和世界较劲,但是并不妨碍每个人去观赏别人如何和世界较劲,尤其是赢家的故事。我猜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部落里的人总是能从部落勇士的人生故事里汲取勇气和力量,说是分到了对方灵魂的一部分。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是个纯粹的虚构故事,讲述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美国女子哈蒙,如何从孤女一步步成长为国际象棋大师。老实说,如果没有看过剧集,而是直接看书,我估计看到这样的内容简介早就已经放弃。因为它实在是太像一部三流通俗小说的核心故事,换在中国的语境下,那就是一部红袖或者晋江文学城的女性题材爽文。闭着眼睛都能想象,故事就是一路被人欺负、轻视、排挤、打压,然后女主人公一路逆袭,伴随着一路清脆的耳光声,打得各路狗眼大侠面若猪头。
但是Netflix的这部《后翼弃兵》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编剧和导演凭借着细腻、克制、内敛的叙述风格,把重点放在一个天才女孩的内心成长,用7个小时时间完美地勾勒出一条人物成长的弧光。应该这么说,剧集赋予了这种传统故事以不同的深度和质感,使得它拥有了别样的魅力。
深度和质感,中文里经典的两个空话概念。什么是深度?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欲望时,总是会遭受来自世界的阻力。描写这种阻力和抗争,就像是纪实文学,踩着戏剧性的鼓点前进,人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个人试图满足自己的欲望,带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和世界搅成一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这些变化而带来了不同人和不同事,于是带来不一样的选择,这些选择把他跌跌撞撞带入了明天---这样的故事就要有意思一些。因为人物不再是作者手下的纸片人,只是为了跌倒或者受苦才来到世间。他变成了一个活物,在纸面上,在剧情中,好似自主一般在找寻出路。于是我们可以去分析这个纸片人的性格,分析他的命运,分析他由此和世界的关系变化,因为我们思考得更多,因此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让人觉得有深度。
质感说的不单纯是真实度,并不是指服化道的精细程度,或者灯光摄影的技巧。正如许多优秀的小说那样,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带给读者明确的感受,让读者知道故事在此后都会在这种感受中进行。《后翼弃兵》当然不是真实故事,同时也并非幻想故事。它在写实的过程中,带着一丝轻飘飘的东西,使得它能够和大批同类作品区分开来。
具体来说,我认为《后翼弃兵》非常成功地表达出了那种难于言传的感受---就是1960年代身为一名美国女性,如果你不去结婚生子,而是追求国际象棋这样传统上视为男性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你会感受到什么?当然,我们凭借经验和知识可以推知,一定会受到某种阻力,某种排斥,但那究竟是什么?如何表现?质感就是这种表现的保证,它是什么可能无法名言,但是人人都知道它对不对。我可以用非常勉强的方式做一类比:假设有人在拍摄一部讲述中国1990年代的剧集,他找来了当时的衣服、车子、房子、笔记本、公文包等等等等,让演员用上当年的发型装扮去演,但这和观众是否认同“那就是当年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当年的感觉”,就是源自剧集的质感。它不是像与不像,而是合适与否。就像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前者在片子中营造的狂欢气氛符合当年么?人物和道具都像当年么?不重要,质感合适表达马小军的回忆就够了。后者在片子中到处都是空无一人的街道,黑色轿车徐徐经过,上海滩几时曾经如此?重要么?不重要。
我个人最喜欢《后翼弃兵》的一点,是剧集塑造了一位令人难以忘怀,极度纯粹的女性形象。当然,相信很多人会把这部剧当做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但是在我看来,它超越了这样狭小的命题。女主角拒绝讨论女性身份和国际象棋冠军之间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她自身,而非她女性的性别身份;同样的,女主角拒绝基督教会组织的赞助条件,把自己的棋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征服无神论者的活见证;一直到最后,女主角拒绝美国国务院的要求,把自己和政治诉求联系在一起,作为某种平衡关系的工具。她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是个极纯粹的人,如果说角色也有生命力,那么这个角色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不断拽下人们试图缠绕她身体的吸血藤蔓。这样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倾倒,也很难让人不去尊重。因为她是她自己,不是因为她是女性,或者别的什么身份。
《后翼弃兵》,可能是2020年年末最佳迷你剧集。如果《爱·死·机器人2》没有上映,可能也是Netflix的年度最佳剧集。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建议这个周末你找来看一下。顺便,在人人影视一类的地方,它被翻译为《女王的棋局》。
《后翼弃兵》的原声大碟也已经推出,其中的歌曲都相当经典,观赏的时候不要错过音乐。
1 条评论:
和公众号的文章还不一样呢
发表评论